“開票秒空,不留餘票”,是近幾年一些熱門演唱會的常態。對於前期沒搶到票的歌迷來說,再次開票就是“及時雨”。3月18日,周杰倫2024演唱會杭州場再次開放搶票,但歌迷要到一個指定的App上,先充值488元才能獲得“搶票資格”。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根據這個App的規則,充值總價488元成爲年度會員,可獲得兩張演唱會購買權資格券。這樣算下來,購票成本平均一張增加了200多元。如果這是一種溢價的話尚且可以理解,但關鍵是這只是“搶票資格”,不一定保證能搶到,而且“一旦開通付費權益,將不再支持退還、退貨政策”。這就有點令人皺眉頭了:這個吃相是否過於難看?
仔細研究的話,還能發現一些值得琢磨的地方。比如這個名爲“Jayme”的App,號稱是“官方粉絲社區”,但在主辦方今年1月公佈的售票平臺裡並沒有這個App。現如今這個App聲稱可以搶票,如果這個表述是真實準確的,很難想象和主辦方毫無關係。
這不禁讓人懷疑其中是否存在某種套路:在正規平臺上是明碼標價的搶票,看着“一切正常”;但在這個曖昧不清的App上,卻是一種不顧吃相的營銷手段。而一旦歌迷反應強烈,相關單位又可以迅速切割,將之推給一個第三方的個體行爲。這樣,進可以賺到真金白銀,退可以保住自身“清白”。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這種方式推廣開去,有可能在行業內開一個不好的先例,即未來演唱會都會習慣性地在正常售票階段“捂票惜售”,然後把大量票留在加錢搶票環節。粉絲、觀衆,無疑就成了綠油油的韭菜,等待着被花式收割。
據最新消息,平臺方“JayMe”迴應稱,原定於3月19日的周杰倫杭州站演唱會搶票活動將延期進行。主辦方也好,平臺方也罷,都有必要進一步說明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設置這個搶票規則的依據。
去年9月,多部門曾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範管理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演出舉辦單位應當明示其授權的票務代理機構,引導消費者從合法渠道購買門票。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告知消費者購票、入場和退票規則”,“演出舉辦單位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數量不得低於覈准觀衆數量的85%”,同時要“負責演出票務和現場管理”。
現在出現的新搶票模式已經備受質疑——充值搶票卻沒有成功概率告知,是否是官方渠道也難以辨別。這已經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了,相關單位有必要對公衆關切一一作出迴應。
最近一段時間,演唱會熱度逐漸趨高,有關票價、搶票難度等聲音都直線攀升,這固然反映出演出市場的火熱,但圍繞票務管理混亂、搶票模式不合理等的投訴也呈現同步增長趨勢,需要引起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演唱會票務管理的混亂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去年年中,中消協發佈的一則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就顯示,涉及“演出票務”類的負面信息達1097844條,“搶票”“退票”“黃牛”等詞頻繁出現在網絡輿情的吐槽聲中。對於演唱會組織者的各種套路和疏忽,消費者已經表達了相當多的不滿。
這也給演唱會的相關各方提了個醒,想盈利、想多賺錢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以透支信譽、無視社會觀感的方式,把粉絲的熱情和錢包榨乾。一旦這些“把戲”玩過了頭,粉絲的失望、輿論的反噬可能隨時會洶涌而來。